22
2013學生作品精選-邱泓璋攝影進階班第1期
在進階班的課程設計中,主要目標在訓練讓學生們從抽象化的過程中,獲得更精鍊的觀察力、構圖力與表現力。大部分的人對於抽象容易有個誤解,好像看不懂或亂拍亂畫就叫抽象,實際上並非如此,抽象化的訓練是邁向一流高手的必經之路,掌握抽象化的方式,就能掌握更上層樓的觀察力、構圖力與表現力,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作品吧! 這張佳作利用弧線創造出圓潤優雅的感覺,並且透過白線來隔開黑與紅,白色是一種調和色,非常適合分隔顏色的處理,畫面中的紅色屬濁色,跟黑色搭配容易展現出高貴風範,在紅黑之間不僅安排白色曲線調和,也安排樹影錯落,更顯構圖之精妙。(邑妃作品)
這張佳作的視覺重點在左上角的矩形,而這個矩形實際上又由三個正方形構成,三個正方形的暗綠與牆紅,及地上的亮綠互有冷暖對比,互有同類色呼應,色彩搭得非常好,而牆上的直線水痕,帶來更強的視覺力與豐富的紅色層次。(慶龍作品)
這張佳作主要以直線、水平線、斜線、曲線這四種線條復合構成,這是最棒的線條應用方式之一,背景的牆面看似複雜,實際上在完形心理學中,人們並不會把這張背景看成是個別獨立的磚塊,而是一面牆,因此在心裡感受上,這面牆依然屬單一物體且具備秩序性,這張的佈局真的很棒! (娜比作品)
這張佳作主要視覺力來自右邊的紅與黑色面積,黑色有增強其他顏色的作用,因此畫面中的紅色格外醒目,此外作者利用陰影創造出二處的黑色色塊,能將陰影當成面的展現結合增強顏色的方式來處理,非常不容易! (佩樺作品)
這張佳作的組成以圓形跟水平線所構成,人的大腦對於圓形的聯想力極強,即使只有四分之一或一半的弧線,我們的大腦依然會自動把這樣的弧線在心裡面補完成一個圓形,正如同我們會把畫面中的弧形虛線連成實線一樣,佔據畫面最多面積的水平線數量雖多,但因為有規律性而產生秩序感,水平線原本就容易產生穩重的感受,加上整體色調以金屬濁色為主,更顯穩重,另外金屬材質上的細節也很迷人,十足的傑作! (姿君作品)
我個人非常佩服這張作品的成功,畫面中最強視覺力出現在糕餅這個圓形上,而大手與小手之間的夾處,又增強這個圓形,大手與小手之間互有接觸,象徵親密感,以及展現人文溫馨的一面,而這一切全發生在一個成功的決定性瞬間,真的很棒! (哲立作品)
這張佳作以燈籠這個橢圓形作為視覺集中點,由於背景昏暗,在色彩上以點綴色的方式跳出畫面,加上燈籠的細節與線條,極有人文特色,整體形成最佳視覺力來源,而燈籠二側的垂直線,更將觀賞者的注意力強力集中在燈籠上,好似磁鐵一般。(素苓作品)
這張作品採用框景與對比二種構圖,主角的傘為黃色,透過藍色的框來框景與產生顏色對比,而下方的滿框與上方的空框亦形成有與無的對比,十分難得的複合式構圖。(景倡作品)
這張佳作運用的是三原色搭配,這三種原色搭在一起時,能產生非常迅速而強烈的視覺力,個性鮮明,容易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原色的運用,在幾何上具備多個矩形的佈局,非常具有深度。(泰宏作品)
這張佳作透過一道俐落的斜線,將展示面分割成全新的二個新形狀,一個是白色三角形,一個是淡紫梯形,視覺焦點為門環這個圓形,淡淡的紫色中尚有細節紋理欣賞,整體感受淡雅好看。 (智勇作品)
這張佳作的視覺重心在箭頭,箭頭在符號學上屬於暗示方向性上極強的符號,因此人的眼睛會立即性地隨著箭頭方向看過去,此時若能安排一個具有特色的主體,便易顯成功,若用另一道線條擋住這道視線方便變容易產生阻隔感。(明傑作品)
這張佳作將傘尖放在視覺重點區的左上方區,本來主體放在這個地區,視覺力道與視覺引導就極強,再加上輻射狀線條集中在傘尖上,令人不得不往傘尖的位置駐足落眼,線條與線條之間表現出數量級多的銳角,以及單色調多層次的鋪陳,這是一張視覺力道極強的佳作。(賢雷作品)
紫與紅的搭配容易產生高貴感,這張佳作除了透過門環這個圓形來產生視覺焦點外,更將紅紫面積處理得很好,形成大氣軒昂的二個色塊,而色塊之中尚有不同紋理細節可欣賞,好作品! (念臻作品)
這張佳作選擇一個背後具備複合線條的背景,將傘以斜放方式產生斜線,並採用影像後製來詮釋畫面,傘的黃色在整體黃色系為主的色調中亦能成功突顯出來,不被鄰近黃色調搶走力道,可謂不易,是張成功展現複合線條與色彩表現的佳作。(福星作品)
這張佳作以左邊的矩形作為表現主體,面積雖為矩形,仔細一看卻由許許多多的垂直與水平短線構成,紅黑顏色鮮明,黑紅色垂直線條,搭配牆面上的灰白垂直水痕線條,形成二種巧妙的對比。由於這張相片使用廣角鏡,因此窗戶的垂直線條有稍微變形。若能改採標準或望遠鏡,並正面拍攝,相信構圖可更精準。(明峰作品)
這張佳作為三色調的應用,視覺焦點為綠色的點,背景展現弧線的優雅感與紅藍純色的冷暖對比,整體俐落而鮮明,令人印象深刻。(孟傑作品)
這張佳作安排層次非常豐富的垂直線條,由近而遠延伸至一道暗色的短線而結束,構圖極簡而精妙別緻,是非常好的表現方式! (心怡作品)
這張佳作展現窗孔的各種不規則人文線條,並與牆上的光影線條呼應,形成自然與人文的線條安排,線條雖多,但作者仍能集中觀賞者的視覺在右上方的多邊形規則面上。(佩玲作品)
這張佳作運用俐落、毫不猶豫的果斷斜線劃過整個畫面,二道主線條互為紫色與桃紅,屬鄰近色的搭配運用,線條之中隱含更細微的線條細節。(子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