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精選-邱泓璋攝影基礎班第19期

19_哲祈這張作品頗有山水畫的筆墨意境,碼頭原本該橫倚在水面上,然這水面卻透露著禪意美境,空寂幽靜,水墨淡色下的碼頭,彷彿往天際而去充滿欲升之感,非常棒的寫意作品! 遠遠有別於一般攝影上常見的寫實手法。(哲祈作品)

19_盈佑我曾經在課堂上強調視覺陌生感的重要性,高度的視覺陌生感容易引起好奇與關注,這張佳作便是最佳範例,在陌生的國度中乘風坐著熱氣球飛上天穹,世界盡收眼底,熱氣球群在碧空寫下美麗的十四行詩。除了陌生感的營造外,這張佳作採用同中取異的構圖方式,先取一個面積最大有別其他的熱氣球為異,再將這個主角放置於畫面視覺重點區,身處高空依然能沉著冷靜構圖,真的很棒! (盈佑作品)

19_文欽這是張機遇難得的佳作,由於蜜蜂飛舞的不可捉摸性,加上花卉隨風搖曳,只要有點誤差,就容易因快門速度不夠或主體離開景深範圍而失敗,這張佳作經過二次構圖後,將蜜蜂放置於畫面左上方,花蕊放在右下方,二者均為視覺重點區,且彼此形成穩固的視覺重量平衡,加上1/3200秒的高速快門將蜜蜂凍結,以及整體偏暖的花色,高難度中帶著討喜的元素,難得的佳作! (文欽作品)

19_禹歆很多人在採購相機時,總以為若論畫質,非單眼不可,事實上並非如此,以目前科技之進步,就算用數位傻瓜或類單眼,依然能拍攝出絕佳的畫質與畫面。這張佳作便是使用類單所拍攝的作品,除了拍攝時機適當地表現出色溫外,構圖上透過各種畫面元素,展現出安靜、平穩、優美的感受,且上下實體倒影比例妥當,主客分明,再次證明只要掌握正確的攝影知識,便無需受限於手邊器材等級。(禹歆,類單作品)

19_正鈞這張佳作採用框景式構圖,從殘破的一戶人家,透過窗框看著對面另一戶已搬遷的人家,過去應該熙攘熱鬧過吧這裡,但如今此地僅存幽寂,寥落蒼涼之情油然而生,對比的安排均看得出拍攝者的用心。(正鈞作品)

19_秀貞窗外陽光映照在過去不知是誰使用過的設備,鄰近的殘破蜘蛛網增添這股歲月痕跡的力道,這張佳作除了展現這股懷舊感之外,另一個值得欣賞之處在於豐富的光影階層,從最亮白色到最暗黑色之間的灰階極為豐富,表現於圓筒型的設備上,產生強烈的立體感與階層。(秀貞作品)

19_如濱花卉中若希望昆蟲入鏡,比較好的方法是採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先對好焦購好圖,靜待昆蟲入鏡後以高速快門加上連拍的方式,可提高不少成功率,惟景深可使用較小光圈以避免花卉搖曳或昆蟲飛出景深範圍外導致主體模糊。(如濱作品)

19_慶民這張作品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框來呈現主題:窗框、門框、畫框、椅框,磚框,以及展示面本身的框,構圖非常豐富,是很費心也很成功的一張作品,加上紅、黃、藍、綠相互搭色,更顯成熟度。(慶民作品)

19_枚凌這張作品原作表現的主題以招牌裝飾品的寫實性記錄為主,經過二次構圖後,主題改變為幾何形狀與冷暖色調的對比,且在銳角的強化下,更顯整體視覺力道。(枚凌作品)

19_慧珍這張佳作一樣以顏色的安排為主,原圖為黃色與綠色色塊相同面積,經過二次構圖後,讓二者色塊面積互有大小主客之分,中間保持白色的調和,展現更佳質感與顏色為主的表現方式。(慧珍作品)

19_莉珍這張亦是帶著蜜蜂入鏡的佳作,我們外出攝影時,有時手邊缺乏望遠鏡頭,所幸現在的相機均為高畫素,事後進行二次裁切除了有效精鍊畫面之外,更能拉近局部展現細節,即使是廣角鏡有時也能變成望遠鏡。這張佳作除了細節豐富、蜜蜂與花卉的討喜元素外,整張作品為黃色單色調的呈現。(莉珍作品)

19_襄群當面臨到重複性元素出現時,首重觀察是否具備同中取異的條件,以這張佳作為例,牆面重複紅白格子,惟其中一處紅色窗格是為差異,因此只要窗格位置安排妥當,定是佳作。(襄群作品)

19_陳瀅Ev值減格可有效提高顏色濃郁度,但面臨白色時,反需增加EV值,這是因為白色遇到進光量減少時,變成灰色所致,這張作品事後提高亮度,恢復原有的白色,惟需注意不可過白形成過曝。(陳瀅作品)

19_虹頤這張作品除了展現嬌柔花朵與堅實金屬的對比之外,也展現作者以有別於自身高度的視角取景的嘗試,為了提高視覺陌生感,採用低角度拍攝往往可獲得不錯成效。另外儘量避免背景出現電線,這是因為電線、電線桿容易破壞畫面,形成強大干擾。(虹頤作品)

19_文駿這張作品原作拍攝範圍較廣,紅葉數量雖多,每頁卻因面積小難顯細節,經過二次局部構圖後,主題不受影響,力道卻大幅提昇,白色背景因減少入鏡故緊湊感提高,且提供更多葉脈紋理細節可供欣賞。(文駿作品)

19_季萍這張佳作原圖入鏡範圍較廣,經過二次構圖後,不僅畫面更為精鍊,也讓雙色調形成整張畫面的特色之一,惟需要控制色調之間的顏色比例,一多一少,一主一客為佳。(季萍作品)

19_宛軒這張佳作最棒的地方在於構圖相當緊湊,並且利用牛車上的斜線產生視覺力道,對比增強後,光影的明暗分布帶來更明顯的顏色層次。(宛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