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3學生作品精選-邱泓璋攝影基礎班第17期
這張佳作非常令人驚豔!鮮黃花蕊安排在視覺重點區先以第一順序吸引你的目光後,繼而觀賞者的視線很自然地隨著花瓣線條逐步被引導向外拓展,直到綠色背景做個結束,花朵藏景以獲得更多的細節欣賞,整體用色為三色調,分別採用對比色與鄰近色,整張作品我認為構圖精妙、用色絕妙,非常完美,可以拍出這種水準代表已經不是初學者。(振家作品)
這張佳作採用逆光拍攝,課程中必須花完整一堂課以及外拍實作,才能讓學生實際體會如何用光佈局。在逆光下,不僅能拍攝出超越主體本身的美麗姿態,並容易營造出一種唯美與夢幻感,當您懂得用光,就能踏上達人之路的階梯,當您懂得用光,拍攝出來的便不再僅是生態攝影,而是真正具備藝術成分的攝影作品。(佳蕙作品)
有上過進階班的同學看到本期學生作品,可能誤以為上課是否教授部分進階課程,實際上這些畫面均由學生自己依靠自己的觀察力發掘拍攝,並無提前教授,也因為如此,實屬難得。以這張佳作為例,窗戶的矩形為主題重心,且以光影斜線增加視覺力道,整張畫面為單色調作品,只靠明暗來表現顏色層次,細節處亦頗具吸引力。(月琴作品)
這張作品與前作拍攝地點為同一牆壁,然而每個人所觀察到的畫面不同,經由相機拍出來的畫面也不同。這張佳作的布局為多種幾何形狀,加上深淺不同的同色系,簡潔精鍊。(雯雯作品)
一個攝影人若無養成敏銳的觀察力,不僅容易錯過身邊可以取材之處,也容易停留在翻拍前人畫面的原地,難以突破。以這張佳作為例,容易被一般人忽視的自來水管,結合敏銳的攝影眼能力後,形成一張不俗的佳作!自來水管加上單純的綠色牆面加上遠近扶疏光影,形成層次豐富的色塊與主色調。(明義作品)
這張佳作透過植物的線條,運用斜線的特性帶來畫面中強勢的視覺力道,植物本身的綠色搭配背景扶疏樹影的綠色,不僅形成實虛呼應,亦形成極為豐富的顏色佈局,這樣的拍攝體驗,也能讓學生掌握利用陰影來控制畫面顏色的層次鋪陳。(驛勝作品)
這是張靜瑟絕美的作品,也是令人神往的渡假好地,如果這張作品讓您感受到平靜安穩,這是來自於畫面中水平線的作用,水面旅館與遠山的實虛倒影提供討喜的對比,加上主色為藍,更是整體氛圍的來源。(藝芬作品)
這張佳作以透過超低視角的拍攝方式,創造出視覺陌生感,彷彿自己是散步於落葉上的小螞蟻,抬頭看著這個世界。(麗燕作品)
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一旦入鏡便容易產生人文感與故事性,例如椅子在這方面具有相當強的力道,這張以椅子為主,因椅子而產生的光影線條為客,實虛相應且運用藏景,是很棒的佳作!(碧瑩作品)
這張作品以拍攝愛河之心的橋身線條為主,前景搭配耀眼的路燈,此時若要表現較誇張的燈光星芒,可使用小光圈,不過要注意光線是否進入鏡頭而產生光班,另外遠方的豪宅入鏡也為此時較無特色的夜空帶來裝飾作用。(彥融作品)
這是張頗具攝影眼火侯跟構圖力的作品,內斂純熟,因為這是張以幾何線條與色塊為主要安排方式的構圖,並且懂得在視覺重點區安排物體讓視覺有集中處,繼而欣賞其他佈局,形狀之間的比例大小不同,比重各異,視覺重量卻又四平八穩,要拍出這種作品,除了觀察力需夠敏銳外,構圖能力也必須純熟才有能力進行這樣的安排,絕非偶然隨拍可成。(瑩瑋作品)
這張作品乍看之下以為只是一朵普通的黃花為主體,事實上若您的觀察力夠細微,可發現作者實際上表現的是這朵花成長的三種形態,首先是牆縫中探頭出來的小朋友,繼而地上尚未成花的青年,再來是開出成花的成人。(彥碩作品)
這張佳作以頗具力道的斜線帶出整張作品的視覺力,結合複合線條運用,並以質感與顏色為光影投射面上的背景,整體相當可觀,是光影作品的佳作。(孟娟作品)
這張作品經過二次構圖後,將最棒的地方展現地更清楚:花與花之間的對比,以及具備畫龍點睛的蜜蜂入鏡,像這樣的畫面,若只是遠遠地拍攝,便容易顯得缺乏力道以及主題不明。(維文作品)
這張佳作採直式框景構圖,並保持更多的玻璃邊緣來暗示從一個可能是老舊或殘破的環境看著老式火車頭,頗有歲月流逝的味道。(乾凱作品)
工作中的人們認真而美麗,特別是生動的表情是整張作品的靈魂所在,畫面中的歌者渾然忘我地唱歌,生動的表情一覽無遺,這張作品若能使用大光圈來縮短景深,則背景燒雜亂的線條可淡化,更容易突顯主題與背景單純化。(偉志作品)
這張佳作令人容易聯想到倚水而睡的美人,近距離拍攝後,水下倒影的清晰可見,這一抹粉紅,是整張作品最棒的地方。(俊諭作品)
這張作品以直式構圖來創造更緊湊的畫面,橋的實體與水面倒影之間實虛相應,掌握到構圖重點,若能將畫面下方的欄杆不入鏡,則可讓畫面更精鍊。(勝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