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精選-邱泓璋攝影基礎班第16期

16_裕昇使用慢速快門補抓如夢似幻的浪花之外,前中後景具備,也掌握令人心曠神怡的黃昏色溫,遠方數艘輪船更是畫龍點睛增添人文元素,能拍出這張作相當不容易。(裕昇作品)

16_Calvin這張佳作原本拍攝的範圍較大,經過二次構圖後,只取牆壁上的三種顏色成為幾何色塊,控制整張作品為精鍊的三色調,顏色面積比例安排不同,除了顏色的可看性之外,也具備質感上可欣賞的細節。(Calvin作品)

16_志鴻這張佳作以拍攝花卉特寫並且讓蜜蜂入鏡,蜜蜂在畫面中具有畫龍點睛之效,並能增添動感,不過切勿讓相機的對焦跟著飛蟲跑,失誤率高,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先把構圖完成後,等待昆蟲飛入再以連拍換取成功率方是正解。(志鴻作品)

16_永田這張畫面堪稱是自助新村的招牌畫面,除了地上的彩繪與文字暗示拍攝地點外,更以移動中的的腳與迷路這件事相呼印,腳若是靜止的便會顯得缺乏動感。(永田作品)

16_玉菁一張成功的光影作品不僅要考慮影子外觀與光影明暗對比的可看性之外,最好還能選擇一處俱有顏色與質感特色的投射面,如同這張佳作。(玉菁作品)

16_明達這張作品採用黃金比例將岸邊的燈火安排在左邊三分之一處,其他三分之二保留給橋身,是屬於安全討喜的構圖方式。(明達作品)

16_雅玲這張佳作採近距離局部特寫加逆光的方式拍攝,由於針對花瓣上較亮區域測光,因此背景比花暗的地方就會更暗,此時容易形成黑色背景來突顯色彩,另外這張作品花瓣上的水珠提供更俱生氣的作用。(雅玲作品)

16_秋錦這張佳作亦是光影作品,原作物體本身與陰影的比例過於接近,而顯得主客力道均等,經過二次構圖後,以陰影為主角的方式改變主體,如此既不失用光影鋪陳的用心,主客亦更分明。(秋錦作品)

16_雍傑這張作品原本以鄰近的斜鏡鏡射為呈現手法,不過由於該鏡反射效果不佳,經過考慮以椅子為本體進行二次構圖重新裁切,主題轉變成椅子與光影的表現,這張作品說明我們若能拍攝後思考二次構圖的可能性,並有機會獲得另一張主題截然不同的作品。(雍傑作品)

16_秀娟這張佳作以大面積的陰影來衝擊視覺,並在下方取紅色色塊作為視覺落點,並讓紅黑加深印象,能夠大膽運用大面積的陰影來使用顏色及衝擊視覺,已經不是初學者的等級。(秀娟作品)

16_韋均這張佳作最成功之處不在拍攝本體的外觀,而在透過取景角度與構圖,創造視覺陌生感,看似舉蹄奔騰而上的駿馬,朝向光線灑落的方向,具有非常強烈積極向上、光明正面的感受。(韋均作品)

16_懿心這張作品相較於第一張,除了掌握該有的元素外,由於拍攝角度更貼近步道,除了可以拍攝到更多步道或燈柱細節外,欣賞時顯得好像自己身處現場一般。(懿心作品)

16_慧芸與雍傑逆光的運用一向是外拍教學的重點,為了讓學生更明白逆光的優點,通常我會請學生儘量將拍攝主體例如葉面充滿整個畫面,如此細節方能透過逆光的優勢鉅細靡遺。這張作品就是很好的範例,由於拍攝距離夠近,葉面上的紋理脈絡清晰可見,這一切必須歸功於逆光的優勢。(慧芸與雍傑作品)

16_璦慈這張佳作拍攝的是橋上的結構,由於結構屬垂直體,因此構圖上宜用直式構圖較能呈現緊湊感,二道大曲線偏離畫面中線讓整體感受不致產生過度安穩單調感,是正確的安排。(璦慈作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這個畫面真的很受歡迎,而且拍攝位置只能容納一、二人,右邊的樹木草叢,若覺過於昏暗,可考慮用較大口徑LED手電筒,在曝光過程中以塗鴉方式塗上光線,即可顯現細節。(瓊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