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精選-攝影基礎班第26期

王詣雯這張佳作原本構圖的範圍,包含較廣的窗戶與邊框,經過二次構圖後,將表現的主題聚焦在四格迥異的窗格上,在斜對角上形成對比:火車的暖色系對比綠茵草地的冷色系,以及窗戶玻璃之間的比例大小,並且全作採用框景構圖法。(詣雯作品)

純妙抽象式的觀察與構圖方式原本是進階般的課程,不過因為剛好有個絕教練習地點,就也在現場讓基礎班的大家練習體會一下抽象構圖方式。這張佳作經過建築結構的觀察後,選擇三角形為主要的幾何表現,構圖中安排了好幾種不同的三角形,並且為單色調,深淺之中具有多層次黃色的鋪陳。(純妙作品)

靜怡微光是一種極具氛圍的光線,若能搭配生動的人物表情或肢體動作,便容易形成相當動人的畫面以及表現故事性。這張佳作安排的微光人像,光源由下而上,映照在小女孩生動的表情上,微光氛圍與生動表情是本佳作最棒的地方。(靜怡作品)

志偉這張佳作同樣進行抽象式構圖,採用更顯緊湊感的直式,安排裡外二種層次的幾何圖形表現,牆壁細節鉅細靡遺不失為另一個欣賞亮點。(志偉作品)

蓉萱愛河之心是我認為高雄市最棒的夜景練習地點,只要能掌握夜景黃金時間以及正確的拍攝方式,就能創造出美麗且風情萬種的高雄招牌夜景,這張佳作色溫顏色不僅討喜且層次豐富,已屬上乘,橋身結構與畫面邊緣的距離,以及橋墩的位置均恰到好處,顯見嚴謹用心,當然好作! (蓉萱作品)

添茂這張佳作最大特色在於拍攝位置位於橋身下方,這樣的優勢搭配廣角鏡可獲得相當具有魄力的感受,寬廣的橋底面積在畫面上方產生強烈的壓迫力道,加上廣角鏡產生的強烈透視感,視線隨著橋身曲線一路引導至遠方,最後是寶藍色的美麗色溫,非常好的作品! (添茂作品)

蔡宏榮這張佳作安排的二個對比,一個在於遠近屋頂型態的對比,另一個則是屋頂的冷暖色調對比,並且整張作品控制在以三色調呈現,對比與色彩為本作最佳特色,我認為信箱的紅色小屋頂尚能提供可愛有趣的氛圍。(宏榮作品)

宛凌這張佳作找到一個單純色彩的背景,以及傳統式腳踏車為主體,只取腳踏車身較具特色的結構入鏡,這是正確的構圖方式,若改採腳踏車全貌入鏡,不僅難顯主題力道缺乏細節,也只會讓腳踏車身更顯渺小。這張作品建議往後可多用關鍵光圈例如F8~F11拍攝,可獲更佳畫質。(宛凌作品)

朝立這張為室外光影之作,選擇簡單並重複性的直線與地上光影構圖,透過斜線的力道強化陰影的主體角色,光影作品在實虛之間進行主客的抉擇為佳。(朝立作品)

欣芸這張佳作的拍攝時間已經夜幕低垂,在天色純黑的狀態下特色減弱,適合將更多的面積表現讓給水面倒影,這張作品的構圖思維是正確的,並且橋身線條與畫面邊緣的距離控制得宜。(欣芸作品)

素珍這張佳作採用直式構圖,僅奏有力,並且由於曝光時間達30秒,橋身的紅黃燈色在慢速快門下混合成金橘色,搭配遠方地平線的燈火,相當美麗! (素珍作品)

詠棠這張佳作以慢速快門拍攝流水,原作在畫面下方入鏡的雜草稍多,經過二次構圖後更顯緊湊,像這樣的白天流水攝影若因慢速快門,在長時間曝光下導致水面過曝面積過多時,建議以漸層減光鏡或數位重曝因應,可收更加效益跟精確度。(詠棠作品)

靜文這張佳作採用框景式構圖來展現遠方的大小二節傳統車廂,原作在右邊安排的黑色面積稍多,經過二次構圖後,減少黑色面積,相對於主題的車廂更顯增大比例,畫面左上方的殘破玻璃是一個極好的安排,這不僅可讓框景條件增加變化性,並且也增加一些過往歲月的感受。(瀞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