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精選-邱泓璋高雄攝影基礎班第23期

賴玟伶-7這張佳作以綠色植物作為均一化的背景,來烘托主體楓葉,而楓葉之間互有大小型態,顏色亦一濃一淡,呈現出至少二種對比,加上採用綠色跟粉紅色的組合,淡淡粉紅色的嬌美相當適合與綠色之間產生怡美而又平衡的感受,是相當好的色彩組合,因此這張佳作不單在構圖性極佳,配色方面亦不俗,獨具特色。(玟伶作品)

淑貞
這張佳作簡約清雅,頗有禪意,一抹細細長長,略帶優雅曲線的葉枝,一個冬天前曾染綠意,如今雖綠意離開,但隨著斜映的扶疏光影,彷若重生在單純的綠上,這張作品看似簡單,實際上相當考驗構圖能力以及按下快門前的思考與觀察。(淑貞作品)

Eva Hsieh這張佳作具備非常好的幾何元素作為構圖要件,首先掠過畫面的斜影產生了上下明暗二個三角形,其次在斜影的邊際上,又將藍綠色的窗戶劃分成二個三角形,一左一右,一大一小,從幾何構圖與對比性來看均是相當好的傑作! (Eva作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這張佳作容易令人誤以為是我將進階班學生的作品誤植到此處,實則不然,這張作品拍攝地點在一棟建築物前,在最後一次外拍中,我請學生們試著從中找出幾何元素,嘗試構圖,便得此佳作,整張作品由於採正面拍攝,將空間感抽離了,外觀辨識度抽離了,比例抽離了,只留下最精鍊的幾何與色塊。這是一張單色調的作品,然而在不同濃淡的光影下,黃色層次與細節質感極為豐富,是上乘佳作,可以拍出這張作品,已經不再是初學者。(楷瑜作品)

原裕這張作品在凌晨時分上小岡山,並在耐心等候下所拍攝的色溫佳作,當太陽尚處於地平線以下時,擁抱整個大地的是藍紫色溫,夢幻而優美,遠山輪廓清晰可見,是相當漂亮的晨昏佳作! (原裕作品)

愈康_4701這張亦是相當傑出的色溫攝影,濃淡深淺藍紫粉紅,各種顏色的漸層在這邊誰也不禮讓誰,加上碼頭的闌珊燈火,增添了相當濃厚的人文味,橫式構圖搭配水平線,穩固、靜瑟、平和的感受。(愈康作品)

林虹秀-2冬陽弄光影,閒垂照門前。這是張單純展現光影的佳作,細細欣賞下,斜起比落的每一道光影各有姿態、各有迥趣,加上投射於其上的黃牆,細節質感精采驚人,環顧牆腳下方,撒落一路的黃花,在顏色上竟與黃牆互成一氣,這是一張光影兼顧以黃為單色調的成熟佳作! (虹秀作品)

基銘這張佳作右邊的花影實際上產生於左邊的紅花,在冬陽的斜斜光線下,花影似乎為之神往傾慕,又似引首問候,這是一種以主觀,有我,擬人化的方式所表達的攝影創作,相當傑出! (基銘作品)

玉茹我常鼓勵學生多從不同的角度嘗試拍攝同一畫面,這是因為我們容易將相機舉起遷就到我們的眼睛高度拍攝,導致難從視角取得視覺陌生感,然而若我們可以從其他角度例如低角度去看這個世界,往往可以提高視覺陌生感,並且易於在表現出高聳氣勢。此外這張佳作採用黃金比例,將二道主要結構弧線所夾集中的線條,放至於右邊三分之一處,整體感受四平八穩,不見單調感。(玉茹作品)

林祐崇03這張作品將欄杆大部分的面積放在前景處,以展現更多欄杆結構的質感、細節與地上的光影,這是相當好的安排,視覺隨著前景的欄杆線條往前延伸至遠處橋身結構處,完全展現出前中景的角色扮演。(祐崇作品)

麗娟4色溫包含自然與人為,這張作品原來的拍攝現場為暖色調的光線,經過相機白平衡的改變後,讓畫面改呈冷色調,讓氛圍更符合現代感。(麗娟作品)

憶雯這張佳作是非常棒的三色調作品,且三色之間比例面積控制得宜,明暗有致,色階豐富,藍色木板與紅色磚牆亦提供二種質感與細節的表現,而二株小草之間亦彷若擬人般的童趣。(憶雯作品)

張素鈴這張佳作具有相當好的對比,前景看出去的單一繩網大孔目,對應綠色座椅上為數中眾多的繩網小孔目,座椅實體對應地面上輪廓清晰的座椅影子,這一切在直接光下更顯高飽和度及高對比,只有在優秀的觀察力下才能有機會拍攝出這樣的佳作。(素鈴作品)

孔相鈞-景深這張作品原來保留的背景更多,經過二次構圖後,縮減背景範圍,大幅提高了主體面積及細節可看性,整張作品為四種色系,彼此的搭配相當具有高雅氣息,散景亦相當漂亮! (相鈞作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這張很優秀的建築攝影,整體構圖不僅十分緊湊絲毫沒有浪費的地方,並且將建築物的外觀特色、前景綠葉、錯落掩映的光影、藍與黃的配色,一切都值得細細欣賞。(珮琪作品)

文瑛這張作品最棒的地方在於色階豐富的藍色,搭配黃綠形成三色調,並且在具有秩序感的窗框線條包圍下,在光影之間形成兼具秩序與美感的佳作,這張作品最關鍵的元素在於明暗分佈。(文瑛作品)

怡欣這是一張非常令人心曠神怡,也神往的佳作,遼廣的天空與大海、象徵旅行或流浪天涯的火車,藍、綠、紅的搭配,以及保留火車前面隱喻出發的隱性動線,告訴大家,是該整理行囊,來一趟遠途旅遊的時候了! (怡欣作品)